top of page

有一群孩子,不會一直發言講話、干擾課堂節奏;也不會飄忽恍神,心思飄到教室外。

他們雖不常開口,但認真、專注,不吵也不鬧。

感覺是很棒的孩子,對吧?

然而這些孩子,卻恰恰是常被老師忽略的那一群。

而這樣一名認真的女孩有個教師夢,來到亮語實習後,

被看見了,並重新認識了自己,找到更多的力量。

在亮語歷年眾多的實習心得中精選此篇,跟大家分享滿滿的感動:

(更多實習心得,歡迎至亮語臉書觀看)

亮語實習總心得:《機器女孩的成長之旅》

「成為那樣的老師之前,必須先成為那樣的人。」來亮語實習的這趟旅程,是我重新成為「人」的過程。

▌機器女孩的溫度,被看見了

「其實你是一個很有溫度的人,只是你沒有把你的溫度散發出來。」一次演講的中場休息,阿亮老師突然插入這句話,兩眼直直看著我,心中有座牆轟然倒塌。


我一直是個「很乖」的孩子,是教室裡的空氣,需要但不重要。從未被看見,一如教室裡大部分的孩子。但在那一刻,阿亮老師卻看見我了。

演講結束,我在回台北的火車上大哭,惹得鄰座與我並肩的阿姨不停投以困惑的目光。那是我第一次被看見。也讓我知道,被看見是讓人多麼開心的事,而亮語教室裡的每個孩子,都是這樣被看見。

▌除了自己,有「別人」存在

因為那場演講空檔的短暫對話,我努力成為有溫度的人。回頭看,才發現那是被丟失的自己,只是老師的一句話將我喚醒。

一次偶然的機會,我的包包裡開始出現一疊小卡,寫給那些勇敢、了不起的人。

那是散發溫度的一種方式。一個願意在演講上拿起麥克風分享自己想法的勇敢女孩;一位細心幫助行動不便大姐的司機大哥;主動向陌生人伸出援手的害羞男孩。我遇到好多人,是以前的我不可能將之放在心上的「他人」。

「試著把眼光放在別人身上。」這是實習培訓時,老師對我的提醒。我才發現成長的過程中,不知不覺間,整個世界似乎只容納得下自己。

發現以前總是忽略身邊的人,明明非常了不起、明明值得被看見,卻總被視為理所當然、視為空氣、視為無物。我眼裡只有自己。以之前的樣子成為老師,光想像就毛骨悚然。

我走入人群,開始和人好好對話。從日常生活中的同學、家人、朋友,到亮語的孩子、家長、夥伴。我開始注意對方怎麼想、有什麼表情變化,不再只是聽自己想聽的、講自己想講的。然而直到現在,我都還在練習著。

「有溫度的人」,記得有個孩子給我這樣的評語,這份肯定被我藏在心底最深的地方。

▌痛苦,讓我更接近「人」

旅行的過程,女孩遭遇了她從未意料的痛苦,失望與絕望反覆齧咬她的心靈。

「我不行…我做不到…為什麼我可以這麼差…」實習的日子裡,質疑恐懼絕望,心情如灰黑渾濁的死水,在夜深人靜的時刻吞噬一切。在這裡,缺點以十倍率放大、赤裸攤在眼前,無所遁形。

來到這裡,我認識到自己並不是多厲害的人,甚至有時到了漏洞百出的地步。

我發現自己習慣以自己的角度看待事情,每當出錯,第一個想法總是:我以為對方知道、我以為已經處理完了、我以為我學會了…...但現實和想像總是兩個極端。

不斷出錯,雖然意識到自己的問題,一時半刻卻也無法調整,認知與事實的不協調讓心靈反覆跌跤。跌跤時很痛,痛到想哭想逃。

掙扎的疼痛,卻也讓機器女孩更加接近一個「人」。讓她去同理、去瞭解人們痛苦的心事與表情。

▌勇敢.重生

「總是覺得自己不行;卻又在新的一天生成新的自信和勇氣。」

某一堂記實文學課,我跟著孩子們一起完成一篇人物專訪;選定的訪談對象是弟弟,訪談與書寫的過程,他以做為一個努力跳脫框架、努力成為自己喜歡樣子的人存在。

自信在破裂與重建中鍛煉,似太陽的死亡和新生。

有一個地方讓他奮不顧身躍入其中,我曾以羨慕的眼光佇立在旁;再後來,才發現自己也有個想奮不顧身的地方。是教育、是想看見孩子的心。

機器女孩在旅途的最後,拾起了人的感情和溫度,她才終於想起來,原來她曾經是個人。

我曾經在夢裡踏上旅途,最後發現其實是歸途。

曾經在夢裡,而我在現實裡實現夢境。

文/ 簡瑋萱

bottom of page